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得名于1973年一起发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劫持案件。在该案件中,两名银行劫匪劫持了银行人员,并将他们关押在银行地下室长达6天。当人质被释放后,他们拒绝与警方合作,甚至筹集资金帮助劫匪。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描述了被劫持、虐待或虐待者支配过程中的人们出现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反应,包括情感依赖、同情、甚至合作和保护劫持者的行为。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得名于1973年一起发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劫持案件。在该案件中,两名银行劫匪劫持了银行人员,并将他们关押在银行地下室长达6天。劫匪威胁要杀死人质,但在长时间与劫匪相处后,人质开始对劫匪形成了情感依赖,甚至出现了为劫匪辩护的行为。当人质被释放后,他们拒绝与警方合作,甚至筹集资金帮助劫匪。这种情况引起了社会学家尼尔斯·贝恩利的注意,他在论文中将这种情况描述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描述了被劫持、虐待或虐待者支配过程中的人们出现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反应,包括情感依赖、同情、甚至合作和保护劫持者的行为。尽管这一术语最初来自对劫持案件的描述,但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情况下受虐待者形成情感依赖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