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足球

2012阅兵(2012年俄罗斯红场大阅兵的三大看点)

时间:2024-04-23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2 栏目名: 足球 文档下载

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辽宁舰”。2018年4月12日,辽宁舰编队亮相南海大阅兵。2019年4月23日,辽宁号航空母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70周年阅兵式中亮相。另在着舰甲板末端加装了应急拦阻网,对于舰载机的起降安全添加了新的保险。2008年,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举办了首次有重型武器装备参加的胜利日阅兵。

2012年俄罗斯红场大阅兵的三大看点

第一,俄罗斯少年军校军乐队重返阅兵场,它曾经办过非常有名的苏沃洛夫少年军校,前苏联和俄罗斯的很多著名将领都是从这个少年军校毕业的。前苏联解体之后,由于军队待遇不高,俄罗斯少年军校的招生和培训也受到了影响。直到今年,它的少年军校才第一次回到受阅的行列当中来,这些小学员的表现值得我们关注,因为他们是俄罗斯军队的未来。第二,俄罗斯从西方引进的装备亮相红场。在今年阅兵彩排当中可以看到俄罗斯从意大利引进的军用越野车。外国装备参加俄罗斯的阅兵,这在以前是非常少见的,但这也反映了一个现实,就是俄罗斯的军事工业,目前还没有完全恢复元气,俄罗斯正在从武器装备的出口国变成某些领域的进口国。第三,俄罗斯军队现役的组战装备进行信息化的改造的情况,要保持战斗力和威慑力,信息化的改造就是俄军现在绕不过去的一个槛,这方面的变化很值得关注。

中国2012阅兵了吗

中国2012没有阅兵。201210月1日没有阅兵。从1959年后,按照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阅兵的原则,,国庆节当天只组织庆祝游行等活动,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84年,才在国庆35周年时再次举行国庆阅兵,1999年、2009年均按逢十年大庆原则举行国庆阅兵。

2012年9月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什么号正式交接入列

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标志着我国海军跨入航母时代。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辽宁舰”。辽宁号,舷号16。原为苏联海军没建完的瓦良格号。

扩展资料:

辽宁号航空母舰(代号:001型航空母舰,舷号:16,简称:辽宁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隶下的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也是中国第一艘服役的航空母舰。

2013年11月,辽宁舰从青岛赴中国南海展开为期47天的海上综合演练,期间中国海军以辽宁号航空母舰为主编组了大型远洋航空母舰战斗群,战斗群编列近20艘各类舰艇。这是自冷战结束以来除美国海军外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单国海上兵力集结演练,亦标志着辽宁号航空母舰开始具备海上编队战斗群能力。2018年4月12日,辽宁舰编队亮相南海大阅兵。

2019年4月23日,辽宁号航空母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70周年阅兵式中亮相。此前辽宁舰进行了改装,改装工程包括航母甲板上的区域划分与标志线颜色更改,内部各类管路进行颜色区分有利辨认,甲板上的舰载机着舰阻拦索更换了更有韧性的新材质型号。另在着舰甲板末端加装了应急拦阻网,对于舰载机的起降安全添加了新的保险。此外,辽宁舰飞行甲板这次重新铺设甲板防护涂层,飞行甲板则增加了甲板停机区,舰载机可以在这里进行发动机试车、加油和装弹等作业,对甲板舰载机调度与出动能力有不少帮助。辽宁舰的雷达系统的探测性能、探测目标数量、抗干扰能力等都有所提高 。

俄陆军师级部队被自己人全歼,背后发生了啥

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3周年的红场阅兵如期举行。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阅兵是苏联解体后的第10次重装红场阅兵。10次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对于苏/俄军队而言,阅兵永远是观察其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而在这10次阅兵的背后就藏着一次“折腾”的变革。

2008年,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举办了首次有重型武器装备参加的胜利日阅兵。就在这次阅兵后不到100天,部分参阅部队就于08年奥运会开幕当天开上战场打响俄格“五日战争”,仗是很快就赢了,但赢的有点惨烈,暴露出了俄军的种种问题。会计出身,而且带着会计去当国防部长的谢尔久科夫顺势展开“新面貌”改革,这次改革号称二战后“最彻底”。

“新面貌”改革涵盖范围很广,但打破朱可夫定制的军队架构,轰轰烈烈的“师改旅”却堪称军改的缩影。俄陆军师级部队一夜间全部在改革中被自己人“做掉”,2010-2012年间的3次红场阅兵上我们自然也无法看到昔日“师”的身影。

如今,随着建军思路的转变,俄军又“折腾”的重建了7支师级部队。今天,北国防务(微信ID:sinorusdef)就来说说这种回潮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2018年红场阅兵现场

将时光回溯到2012年,如果你让当时红场阅兵倒数的第5支徒步方队,也就是几乎参加过所有红场阅兵的俄陆军第一王牌部队进行自我介绍,大概是这样的风格。

“大家好,我是第4独立坦克旅。祖上是坦克军,参加过库尔斯克大会战、夺取乌克兰、解放波兰克拉科夫、恶战德累斯顿、易北河会师、解放布拉格;二战后缩编成坦克师,开始拱卫京师,成为红场阅兵‘钉子户’;2008年谢部长搞改革,2009年咱被又改成了坦克旅,现在满编满员2000多人,依然是陆军‘第一’”。

虽然现代战争早已不玩人海战术,但作为世界顶级军队的俄陆军第一王牌部队竟然只有不到3000人多少还是有点“辣眼”。俄军之所以这么改是基于对当时世界形势的判断,当时俄罗斯的经济环境不错,与西方的关系也过的去。

在这种背景下,俄军力图将自己打造成一支机动灵活、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精干职业化武装力量。也就是说,俄军是着眼“小打”,不会与北约有大冲突这个前提来打造部队。

但俄军的愿景从一开始就不大顺利:首先是你要精干,那就得裁军官,军内阻力就没断过;其次,你要百分百职业化那就得有钱,可军改之后俄罗斯的经济就开始走了下滑,虽然俄军的职业化进程一直在推动,但远远没达到改革所制定的目标。

到最后就是改革根本着眼点的破灭,随着乌克兰、克里米亚等问题的相继爆发,俄罗斯和北约重新走上了对抗的老路,如此“精干”的路子就彻底断了。

△2016年红场阅兵彩排的近卫坦克第4师,不知道是否与改编有关,该师较罕见的缺席了2015年红场阅兵

按照俄军当初的改革,俄罗斯陆军的师级部队已经在一夜间被“消灭”,改成改编成旅级部队后,即便是步兵略多的主力摩步旅也才编有3000多人。作为核心作战单位,这个规模即便战斗力再抢要“大打”实在是扛不住。

2012年底,主导改革的谢尔久科夫因“贪腐”下台,绍伊古继任后开始反思全盘“师改旅”政策。2013年初,绍伊古正式恢复近卫第4坦克师和近卫第2摩步师的师级建制,这两支部队作为俄陆军的象征改革时最先被动刀,恢复时也走在前面。

近卫第4坦克师和近卫第2摩步师完全恢复建制大约是在2015年之后。可2013的红场阅兵上,这两支王牌部队就已经早早的扛起曾经的红旗以师的名义重新参加阅兵。这也就是为何说红场阅兵是观察俄军发展的最佳窗口。

△现身克里米亚的“小绿人”,俄军说他们不是俄军

2013年底后,俄罗斯与西方的矛盾随着乌克兰问题爆发而不断加深。巨大的压力让俄军的“旅改师”继承加速,在近卫第4坦克师和近卫第2摩步师重建后,俄陆军除了在中部战区组建1支新的坦克师呼应俄东西方之外,其余4支新组建的师级部队中3支挨着乌克兰、1支挨着格里吉亚。

对于俄军而言,要重建这7支师级部队并不容易,毕竟恢复建制可不像撤编赶人那么容易。这其中,有3个师原本就是师级部队,刚拆不久,原本的基础设施还在,改回去还比较好说;另外4个师就不容易了,其中2个是分别有2个旅兼并而成,1个是在原本旅的基础上进行扩充,还有1个则完全是从零组建,这背后需要大量兵员、装备,更重要的是军营基础设施也得重新搞,这都需要白花花的银子,而这对于当前被削减开支的俄军真是难。

△在俄军的师改旅进程中主要是撤销坦克团和摩步团,其它支援部队的力量并没有削弱太多,有的反而是加强

俄军愿意费力走“旅改师”之路显然说明了一点,扎实的地面毕竟不同于海、空、天等其它作战空间,即便装备再先进,没有一定规模的兵力很难进行一定广度和深度的作战。

俄陆军总司令萨留科夫上将最近在总结 “旅该师”时就指出,师级部队的攻击力和火力都得到提高,可以在更广阔的前线进行作战。部队指挥员也能借此获得指挥大型战术编队的经验,这对走到下一步领导岗位至关重要。

那么,俄军从旅到师回潮是否意味着俄军当年的“新面貌”改革全然失败呢?当然不是,俄军当年的改革固然有“一刀切”和短视的弊端,但当时之所以会做出“师改旅”的改革,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俄军的“空洞化”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近卫第4坦克师和近卫第2摩步师作为俄军顶级王牌,会优先列装各类装备,阅兵中的T-14据称来自后者

这所说的“空洞化”是指改革前夕,在经历苏联解体17年的政治、经济困境后,当时的俄军已经很难找到一支满编满员、装备齐整的部队,大量的架子部队甚至很难让指挥员做出准确决策。举个例子,“师改旅”之后的旅大致就是早前一个满编团的员额规模,因此改革前不少消息都说俄军一些师会拆分成2个旅,但真正执行下来,即便是上述最王牌、齐整的近卫第4坦克师和近卫第2摩步师都没有做到这点。

“新面貌”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用大刀阔斧的雷霆手段,彻底消除了原本严重“空洞化”的部队。如今,俄陆军的“旅改师”回潮则更像是一支“正常”军队的“扩编”。俄当初的改革固然有明显的短视,但解决军队“空洞化”的效果却非常明显,因此“新面貌”改革还是有其非常在正面的意义。

△随着轰炸机部队恢复师团建制,俄空天军所有航空部队基本恢复师团建制

俄空军在“新面貌”改革中的变化,与陆军也很像,同步被取消师级建制,取而代之的是基地-大队的建制,但在2013年后又陆续恢复了师-团级建制,而且是全部恢复。这个改革中,俄空军也基本上解决了“空洞化”问题。但回顾俄空军的改革,它不像俄陆军改革那么“短视”,反而是理念过于“超前”,俄空军让空天防御旅成为自己的主要作战单位,每个空天防御下辖航空部队(基地)、防空反导部队以担负起防空、防天任务,但最终因为发展思路混乱、军兵种关系未协调好、装备限制等种种因素,还没开始就已经夭折。

总而言之,俄陆军、空军“旅改师”回潮的背后反应了“新面貌”改革中成果,但也同时暴露短视和冒进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1949―2012年进行了几次开国大典

新中国建立以来共举行过14次国庆阅兵,其中影响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建国5周年、10周年、35周年、50周年和60周年的5次大阅兵。 分别是1949、1950、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84、1999年、2009年

2012年俄罗斯红场大阅兵的介绍

2012年俄罗斯红场大阅兵,于2012年5月9日举行。此次阅兵是为了纪念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67周年,俄罗斯总统普京、总理梅德韦杰夫及其他领导人出席阅兵式。

中国最委屈的仪仗队队长,阅兵前被临时换下,这到底为什么呢

在人们印象中,军人都是英姿飒爽的,尤其在阅兵仪式上,矫健的身姿,不凡的气质,深深的吸引着每一个向往着当兵的人,当然并不是每位军人都有资格进入仪仗队的,但凡能进去,都得经过层层选拔,首先外在形象必须优秀,其次训练成绩要名列前茅,另外想当上仪仗队队长更是难上加难。

中国曾经有位女兵就差点当上了仪仗队队长,可惜在阅兵前夕长高了1.8厘米,遗憾地被临时换下,她就是出生于山东潍坊的程诚,年少时的她就梦想着当一名军人,为了实现,她在高三毕业的时候决定入伍。进入到部队后,她仍旧刻苦学习,最终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白求恩医学院。

在平时的训练中,程诚表现优异,再加上快一米八的身高,顺理成章地站在列队的第一排,2009年更是进入到了三军女兵方队,还被任命为领队,为了在阅兵仪式上展现出最好的状态,她连续几个月加班加点的训练,可就在正式上场的前夕,却被测出身高增加了1.8厘米。

大家都知道,阅兵仪式要想看起来完美,一定会对仪仗队的身高进行严格把关,哪怕是1.8厘米都会在队伍中显得突兀,就这样程诚遗憾地错过了那次机会,明明付出那么多的努力,却得到了这样的结果,她虽委屈,但不怨不恨,而是默默站在长安街上看着仪仗队伍顺利前进,同时暗下决心必须再一次进入仪仗队。

终于在2012年,她成为了女兵方队的队长,出众的气质一下子就吸引了不少人,程诚虽然不是最美最漂亮的,但在仪仗队中却是最耀眼的一个,她的美来自内心深处,那股不服输的力量,身上拥有着的美好品质,更是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