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切活动中要着眼于全体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更新教学观念,落实新课程标准,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外体育活动是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因此体育教师更要周密认真制定课外体育活动计划。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
一、具有坚定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体育教师首先要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坚定的敬业精神,这是师德的表现。其次应有彻底的现实主义精神。能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善于吸取前人成功的经验,不生搬硬套。有多方面的兴趣,特别是对体育学科有浓厚而专一的兴趣。
二、学校体育教师的首要职责就是上好体育课
体育课教学是对学生传授知识、锻炼体能的最佳途径,作为体育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结合本校场地、器材和学生的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计划要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在一切活动中要着眼于全体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更新教学观念,落实新课程标准,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搞好学校体育活动工作
体育教师在上好体育课的同时,要认真组织好学校的早操、课间操及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是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因此体育教师更要周密认真制定课外体育活动计划。同时活动内容要多样化,以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增强体育健身和娱乐的功能。
四、要教书育人、全面关心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教师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开展体育活动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的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合作的意识,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
五、关爱学生,启发、诱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体育教育工作的诸多矛盾中,教和学是主要矛盾。正确处理教和学的关系,建立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是“快乐教学”的先决条件。
怎样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1.提高教师自身师德修养(1)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往往就是社会的规范、知识的化身、道德的楷模。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之前,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完善自身人格,使自己成为一个值得学生推崇的模范,才会真真正正地“亲其师,信其道”。
(2)高尚的师德是实现教育根本功能的前提,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爱是师德的核心体现,教师的自身师德修养表现在教师自己教育事业热爱,体现在对学生的关爱。教育事业是一个平凡而又平淡的职业,只有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才会一如既往地用一颗火热的心对待教育事业,才能用一颗热情的心对待学生。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是一群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活生生的人,要教育学生,首先必须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是教师必备的职业品质之一。
2.树立教师自身的良好形象
体育教师不同于其它专业的教师,体育教师是通过讲解、示范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在体育教师教学中的体育教师健美的形体、得体的服装、高雅的气势、潇洒的风度,都会对学生产生良性的影响。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科学锻炼,保持健美的形体,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在这种前提下,体育教师上课时饱满的精神、和蔼的态度,矫健的身姿等,都有助于创建一种自然、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喜欢上你的课,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从而获得相应的学习知识。